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在當前我國推行“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人才強國戰略無疑為國家進一步開展“雙碳”高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2021年3月人社部明確碳排放管理員這一新職業開始,到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國家推出了一系列加快推進“雙碳”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從履約行業企業以及相關市場規模估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100萬人左右,主要分布于試點的履約企業、第三方機構、碳排放交易所以及部分金融、高校等機構。碳排放管理相關人才的服務對象包括政府部門以及電力、水泥、鋼鐵、造紙、化工、石化、有色金屬、航空等重點行業。
總體來看,我國“雙碳”人才培養尚處于探索階段,存在以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一,我國“雙碳”人才數量不足,高質量“雙碳”人才仍存缺口。對于被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企業而言,低碳化已成為必須要考核的一環,相應的人才需求自然水漲船高。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目前碳排放管理相關從業者有5萬~10萬人,而隨著“雙碳”工作的逐步推進,這方面的人才缺口還會進一步擴大,預計未來5~10年的人才缺口可達百萬左右。其二,社會職業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相關規范與標準尚待完善。部分培訓機構借政策之名,推出所謂“碳排放管理師”“碳排放咨詢師”等培訓項目,在開展業務過程中,有意模糊了培訓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差別,這些證書對培訓者求職就業并無幫助,相關社會化培訓機構的教育質量有待提高,相應的法律規范有待完善。其三,高?!半p碳”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符合行業需求?!半p碳”是新興事物,高校通識教育培養內容的深度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在部分課程設置上缺乏針對性,存在課程更新不及時、交叉學科發展滯后、產教融合不到位等現象。
面對這些問題,站在“雙碳”新賽道、新機遇的風口,筆者建議:
首先,推動建立“雙碳”人才培養相關制度體系,需要結合法治的剛性約束和財政的激勵政策,同時發揮行業協會及平臺機構的帶頭作用。一方面,開展“雙碳”優秀人才評選活動,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人才選拔氛圍。另一方面,平臺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在補足人才缺口的同時做到保質保量,逐步提高人才培養和行業市場的適配度。
其次,鼓勵高校培養“雙碳”復合型人才,支持一批高等院校發揮相關學科優勢,增設“雙碳”技術和碳資產管理相關的專業。遴選一批有低碳研究基礎、低碳專業教學特色的高等院校,加快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知識復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實踐實習、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豐富“雙碳”領域人才的實踐經驗,通過產教融合促進高質量人才培養。
再次,應加大“雙碳”人才培養的投資力度。從建設師資隊伍,設立研究機構,再到規劃科研項目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雙碳”人才培養的落地還是要滿足企業、市場的需求,充分發揮市場的能動性將大大增強政策的落實效果,使市場發展和資本流動為培養“雙碳”人才提供保障。
聚氨酯是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因其性能卓越、用途多樣,被譽為“第五大塑料”。從家具、服裝,到交通、建筑、體育,再到航空航天、國防建設,無處不在的聚氨酯材料是現代化工新材料的創新代表,也是我國建設制造強...
2月2日下午,中國行業報協會2022年度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百新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行業報協會會長張超文作協會2022年度工作報告并部署2023年度主要工作。會議由中國行業...
1月18日,水木明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托普索公司在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就內蒙古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國際氫能冶金化工產業示范區日產1800噸綠氨項目簽約。
近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23年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項目共計507項,總投資1.32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2600.1億元。
2月2日,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涉嫌危險作業罪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等安全生產行刑銜接典型執法案例。案例12022年5月16日至17日,浙江省永康市消防救援機構對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